English

孝亲与尊师

1999-03-31 来源:光明日报 丘莉 我有话说

中华民族历来有孝亲和尊师的传统美德。遗憾的是这些好东西在近些年很少有人提及了。另一方面,我们“重中之重”的德育课却比较空洞,不容易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。原因在哪里?笔者认为,这是因为我们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的孝亲与尊师的内容。“百善孝为先”,“孝”的本义是家族中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对长辈意愿的顺从,所谓“顺者为孝”。我们的身体受之于父母,完成大学学业更要依靠父母的物质和精神的鼎力相助,所以父母对我们的生育之恩、老师对我们培养之情当永志不忘。

但是,我国素有“古之圣王,未有不尊师者也”之说,荀子也曾讲:“国兴,必贵师而重傅;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。”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,没有教师,知识就无法传播下来,尊重教师就是尊重知识。不尊师源于不孝亲,不孝亲又源于不尊师。二者相互影响、相互作用。笔者认为,这一循环的破坏是当前德育教育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。

大学生德育的现状

目前全国高校都普遍开展了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,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。大学生通过德育提高了思想境界,端正了观念,学会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。大学生们普遍反映德育课开得好,开得及时,解决了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。比如认识国际环境与中国国情,明确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;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特点,培养优良学风;建立和谐人际关系;树立正确的恋爱观;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;保持健康心理,学会心理调适;以及人生观、价值观的教育等等。从我们对本校历届毕业生的调查中看,有67.7%的被调查对象认为,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,大部分被调查者承认学校的德育给了自己比较大的帮助。而其中40.3%的人还认为学校应该更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。

我们的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,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。比如,理论性的内容偏多,与以往的政治课相差无几;教育的方式还显得单一等。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,多数被访问者建议在德育的形式上应有新意,在教育内容上应更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。所以,在成绩面前,我们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如何进一步完善德育教育工作,使德育更好地与智育相配合,互相促进,这是一个现实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
大学生德育的目标分析

当前有一种普遍流行的说法,叫做“素质教育”。我们长期以来确实过分地强调知识传输的导向了。以为学生来学校学习就是为了学习知识。学校只要向学生传授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就算完成了基本任务。古人说得好:“即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”。也就是说,现听来的、还没有真正消化吸收、深刻体会的,不能算是真正的学问。

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孝亲与尊师

孝亲尊师是人伦之本、社会安定之本、经济繁荣之本。孝敬父母、尊老爱幼,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内容之一。问题是目前一般的提法太空洞了。为什么要孝敬父母、尊敬老人?很少有人能够讲出点道理来。因为没有依据。孝敬父母的依据是什么?这在儒家、佛家思想里面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。我们今天很少有人提到儒、佛了,以为这些是落后的、过时的。其实大错了。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宝贵的东西,这些在近几年已经开始逐渐为西方学者所认识、研究,并以它们来指导生活和工作。今天我们中国人反而抛弃了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,这是没有道理的。

再说尊敬师长。现在没有人敢提“师道尊严”了。文革时代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了。其实,我们大大地误解这句话的含义了。师道尊严的本意是讲,为师(从教)之道是很尊严的,所谓“只闻来学,未闻往教”,也就是说,过去只有主动求学的,没有主动教学的。为什么要这样?因为只有主动求学才会认真去学习,才能够体现出对知识的尊重。过去讲“一分恭敬一分收获”。所以必须尊师才能重道,这个道是学问之道。

尊师和孝亲是相互补充的。首先要孝亲。这样父母教育子女应该尊重老师,子女才会听。因为老师不可能自己说你们应该尊重我。尊重老师的学生,老师又教他应该孝敬父母,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的道理。在这个基础上,进一步推广至尊敬社会大众。这样的心态,才是一个合格的学子之心。我们想想看,今天的学生与这种心态的差距有多大,就很清楚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应该是什么了。在社会上不懂得尊重别人,在家庭里不知道孝顺父母,是今天年轻人常犯的毛病。父母没教子女应该尊敬老师,老师如果再不教育学生应该孝顺父母,这个良性循环就永远也接不上了。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。改变社会不良风气,让大学所学知识建立在一个扎实的基础之上,这是非常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。

(作者单位: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